湖北日报讯(记者王孝武、通讯员陈凯、实习生徐彤)“这次阅兵,首先是兴奋,其次是激动配资合作网,最后是震撼!”9月4日下午,刚刚走下高铁从北京返回湖北的黄石市阳新县职业教育中心主任吴永康,手捧鲜花,面带微笑,用三个词语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总结了阅兵观礼的感受。
吴永康在观礼台上。
吴永康是红安县抗日英烈吴隆煮的孙子,此次作为抗战老兵家属,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9月3日那天,我们凌晨4点半就起床了,5点吃早餐,7点已在观礼台就座。”吴永康介绍,他坐在天安门城楼下的西四区第一排35号,视野很好,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支队伍。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国之重器出来的那一刻。很多装备都是第一次看到,这就让我们感觉到,国家越来越强大了,正是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才能够远离战乱,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吴永康说,爷爷牺牲时,可能无法想象今天这支人民军队的现代化面貌。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今天的一切正是无数像爷爷这样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浇灌的结果——他们守护的火种已然燎原,他们捍卫的梦想正在实现。
吴永康的爷爷吴隆煮,是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曹门村曹门湾人,也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1930年,16岁的吴隆煮告别家乡参加红军。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吴隆煮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1营教导员。从1937年底到1938年4月,吴隆煮带领1营参加了长生口诱伏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长乐村追歼战等著名战斗。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爆发,吴隆煮担任386旅17团副团长。激战中,吴隆煮为掩护通信员中弹牺牲。去年9月,吴隆煮烈士的遗骨被从山西迁回红安县七里坪镇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
先辈的精神不仅令人敬仰,更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传承。吴永康介绍,受爷爷参军的影响,家族里拥军氛围浓厚。父亲这代兄弟8人,其中有6人参军,他这代也有3人参军。
吴永康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
吴永康表示,他将把观看阅兵激发的澎湃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转化为立足本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在岗位上恪尽职守配资合作网,多做贡献。
百川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